MENU

隐私-社会工程学

前言:保护隐私,人人有责。

内容简介:

虽然现代人没什么隐私,但是一些防范意识还是应该有的。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人人都可以拿到你的资料。其实有一门技术叫做社会工程学,就是根据你泄露的一小部分信息,慢慢把你的资料挖掘出来。这里就列举一些比较基础的社工方法。

案例

假设你有对方QQ

  • 可以查看说说(是否存在留手机号,姓名,地区)
  • 查看相册(找真人相片)
  • 通过亲密朋友空间查看(姓名,地区,朋友的电话号码)
  •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QQ或者QQ邮箱(查看是否在贴吧,论坛,网站进行注册)
  • 社工库——一个收集泄露资料的巨大数据库的统称(通过QQ或QQ邮箱查看是否存在密码泄露)

假设你有对方学号(谷歌是你的朋友)

  • 你可以尝试搜索——学号+姓名(查看其就读学校,地理位置,推测对方年龄)

假设你知道对方网站

  • 利用站长工具可以查看其备案信息,以及whois域名注册信息(手机号,真实姓名,邮箱)

假设你知道对方手机号(那就完了,有手机号可以做很多事)

  • 添加对方为通讯录好友
  • 通讯录添加QQ好友(回到QQ如何获取信息)
  • 通讯录添加支付宝好友(查看真实姓名)
  • 通讯录添加微博好友(生活照片,校园信息)
  • 通讯录添加抖音好友(真实视频)
  • 通讯录添加贴吧好友(关注的贴吧,一些兴趣爱好)
  • 通讯录添加微信好友
  • 数不胜数

一些建议

  • 不要再公共场合发自己的私人信息。这里定义一下公共场合——但凡超过一个不认识人的地方就是公共场合。QQ空间,微博,QQ群之类的。都不要发自己的私人信息,也不要发别人的信息。例如:真实姓名,手机号,邮箱之类。
  • 经常换密码,可以减少密码被盗的几率
  • 拥有一个收垃圾的邮箱,只用于收垃圾信息
  • 不要使用生日或电话号码作为昵称或者密码(容易被撞库)
  • 最好有一个只用于注册使用的手机号
  • 拥有一个笔名-eg.张琪灵
  • 好好做人,不要惹是生非

最后

坚守住最后的隐私,虽然全中国人手一份我的个人资料(开个玩笑)。我们共同生活在一张巨大的互联网中,不作恶也要防止别人作恶。提前知道这些,或许对你会有些许帮助。

Last Modified: June 21, 2020